helen記得讀國小的時候,有一天國小好友幽幽的看著我,
難過的說:妳知道嗎?隔壁桌的小明下星期要去英國玩,
我回家問我媽媽,媽媽說我們家沒有錢去外國玩,妳說我是不是很可憐?
Helen當時還傻傻的回答:怎麼會,我家也沒錢去英國ㄚ,我都不覺得我很可憐ㄋㄟ~~
當時國小好友還怨怨的瞪了我一眼咧!XD
哈哈~~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粉好笑,沒想到當初國小捧友間就是有了比較,
才會覺得她自己很可憐啦!不過現在的爸媽和小捧友的確也會遇到這樣的狀況,
「餐桌上的經濟學」這本書就有提到,作者的捧友幫兒子買了七百塊的遙控車,
這位捧友很無奈的說:「現在的孩子還真拿他們沒辦法,逢年過節就是吵著要禮物,
而且還要買貴的,說什麼用便宜貨會讓他在同學面前沒面子……。」
作者認為孩子的消費應是有選擇且要適度的,不加選擇地滿足孩子所有的消費要求,
容易使孩子形成鋪張浪費、缺乏節制的不良習慣,所以家長必須設定並引導孩子合理的消費。
~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~
孩子所處的「成長」階段,是長身體、長知識、學做人的黃金時代。
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,長知識也需要基本的學習費用。所以,要保證孩子們的基本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,
相關的文具用品要實用、齊備,家長們本就不該去購買超過孩子能力以外的學習用具。
平時還要加強和孩子的溝通,瞭解他可能出現的合理支出。
在一般情況下,我們都大力支持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校外活動,
比如認養樹木、慈善捐款等,並且及時幫助小孩交付相應的費用。如果孩子要送好朋友禮物,
在他告訴我們正當的支出理由後,我們也會幫他付清活動費用。
只有能夠滿足孩子的合理消費需要,他才不需為了生活和學習的基本需求而去過度分心,
影響學習能力與在學的社交活動。我們也才能夠及時掌握他的消費情況,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。
~傳授孩子「計畫」消費的方法~
孩子每次消費之前,首先考慮為什麼要買?這樣東西有必要買嗎?東西實用嗎?
其次才是什麼時候要買?也就是是否真的是有急需的問題,如果自己現在沒有這麼多錢買,
那你勢必要讓孩子懂得評估輕重緩急,理性消費。當每一次用錢時,建議孩子都要先正確回答這五個問題,
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做到不必買的不買,暫時用不到的不買,懂得量入為出,進而養成勤儉的好習慣。
當孩子給予合理的消費理由時,我們把錢交給他們,這可以讓孩子嘗試獨立開支,
並且要求他們必須詳細、準確地記賬,培養他們獨立計畫用、支配金錢的能力。
在一定時間過後,我們還要和孩子做一次總結,看看他的各項開支是否合理?
如果消費支出合理,那我們應該及時表揚和肯定,甚至還可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。
Helen相信若可以及早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,才不會發生刷爆信用卡、或是一昧崇尚名牌的問題,
畢竟省錢要從小做起嘛!昊昊你說是嗎> <
留言列表